Search

許嘉瑋〈方舟上的動物園〉
  
暴雨停止卻沒有陽光
船行如島飄浪
  • Share this:

許嘉瑋〈方舟上的動物園〉
  
暴雨停止卻沒有陽光
船行如島飄浪
遠離安息的地方
遠方倖存的橄欖枝
能否證明結果將苦後回甘
此際動物殷勤而親愛的
神仍沒有被喚醒
宇宙喧鬧於七日之後
  
起初應許之人拾起權杖
說服動物們進入移動的迦南地
他們說:洪水是我們
必須面對的試煉
奉獻者該各自以榮耀保證
如羊有奶,蜂有蜜
做牛的承諾讓油花分布
更均勻,若是做馬
就為想像的疆域練習
如何前進,前進,再前進
  
當災難來臨,他們滿腹
豬雞同時站在蛋的那一邊
他們堅定地吶喊
請別害怕勞役與死去
出走的鴿群正在尋找可靠的岸
順服者必須信
忘礙去成全自己的意義
  
──20180111 寫在勞基法修正案三讀翌日

〆〆〆〆〆〆〆〆
  
本詩以諾亞方舟的故事為架構,文中反覆出現、與聖經相關的詞彙,如橄欖枝、神、權杖、迦南地、榮耀、方舟,以及最後兩句的信望愛,都讓整首詩保持一貫的美感,同時也讓隱藏的諷刺產生更大的威力,比如集中在第二段對船上動物的描述,作牛作馬、前進前進再前進等等。

有幾處的用詞與巧思可以特別留心:「『倖存』的橄欖枝」對於即將前往的「安詳、和諧」的目的地表達存疑、「奉獻者『該』各自以『榮耀』保證」被強迫與自願放在一起所造成的矛盾,以及權力者的偽善:對於是否到達應許之地並無差別,因為權力自始至終都建立於壓迫下階層。

儘管以聖經作為舞台,不過作者將船比喻為島,與台灣產生了強烈連結,「出走的鴿群正在尋找可靠的岸」搭配「倖存的橄欖枝」也令人聯想所謂鷹派鴿派與兩岸關係。

詩的最後,作者提出最關鍵的疑問,何謂「自己的意義」?所謂「成全自己的意義」,在血汗的體制下,動物們的生活僅僅是為了生存,根本無從考慮起何謂自己或生活的意義,然而也正是因為如此,擁有權力者得以定義何謂「個人意義」,同時也使被權力壓迫者無從喘息也無從反抗。

通常與社會寫實貼近的新詩都會因為過於口語而缺乏美感,不過這首巧妙安排與諷刺,把疼痛處理的恰到好處,也是小編P喜歡此詩的最主要原因。
   
#PSW 手書
#許家嘉 誦讀

聽誦讀,請點網址:
https://youtu.be/C2E4G1fzOAE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我們致力於以多種樣態推廣文學創作的美好。 洽談合作請寄信至:[email protected]
View all posts